相关问答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我国《刑法》第14...
依据您所述,经营者不能因为不知道其销售的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而免责,但可以适当降低处罚幅度。同时,经营者可以向上一级经销商或者生产厂家索偿。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售货员向我介绍了一款“冬冠210-16”,说这是新产品,最近在搞活动,比其他品牌性能好,也比其它贵。后来得知该产品早在2004年就上市了,朋友们有买同样产品的,价钱均低于3800元。1、以上事实说明该售货员在订立买卖合同的过程中向你提供了虚假情况,是一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2、在法律上该店就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即退还你的订金及赔偿相应的损失。
违法的,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情况:(1)伪造或使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2)伪造或使用虚假产地;(3)伪造或使用他人的工厂名称和地址;(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5)掺假、掺假、假冒伪劣。法律规定,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款。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我国《刑法》第150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140条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3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5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