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存在。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造成了损害),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损害),两种都是在后果已经成立之后,才有过失之说...
不存在。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造成了损害),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损害),两种都是在后果已经成立之后,才有过失之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存在。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疏忽(造成损害),另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可以避免,但是没有避免损害),两者都是在后果成立后,才有过失之说。也就是说,如果未遂或中止,就不会发生过失的后果(损害),也就没有过失。而且如果有准备,就没有过失,就成了故意。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因为已经预见而相信可以避免,导致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规定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犯罪预备也存在共同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相关延伸】 问:共同犯罪的要件是什么? 答:共同犯罪的要件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2、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人,不仅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
你的朋友跟别人打架,别人有无过错。如果别人有过错,可以减轻你朋友的责任。 犯罪情节一般,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量刑起点为三到四年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量刑起点为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 如果伤害对象为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持枪支、管制刀具活着其他凶器伤害的,量刑会增加20%。 如果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活着因激情、义愤故意伤害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10%-30%, 事实没有查清楚的情况之下,不能简单判断可能被判多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575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