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
行人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并不要求特殊主体,只要承担的事故责任够格,任何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都可以构成这一罪名。交通肇事司法解释第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人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并不要求特殊主体,只要承担的事故责任够格,任何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都可以构成这一罪名。交通肇事司法解释第1条还专门指出了这一点,「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人肇事逃逸可能从重处罚。主要体现在: ①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133条); ②一般而言,需要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并且对事故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但是,如果肇事者逃逸,只需重伤一人,即可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司法解释第2条)。因此,可以认为行人逃逸将导致事故责任猛增。上文提到的2014年南京首起行人肇事逃逸案中,当地交管部门认定行人李某承担主要责任,则是考虑到受害人也具有疏于观察的过错,对肇事者李某的责任斟酌减轻。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如果属于正式逮捕的话,则由检察院开具逮捕证,由公安部门或者检察院直接逮捕。 交警的主要职责: 1、依法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 2、维护城乡道路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 3、开展机动车辆安全检验、牌证发放和驾驶员考核发证工作; 4、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5、道路交通管理科研工作; 6、参与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和安全设施的规划。 7、运用现代管理学,完善管理环节,增强道路交通协调与控制能力; 8、预防和查处交通违章、交通肇事,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通畅; 9、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道路治安秩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5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2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