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构成的分类区别是基本及修正犯罪构成。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任何一个犯罪都要从构成要件出发判定,只有符合相关条件,检察院才能用哪种犯罪起诉。有...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是: (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方面:是故意。 (三)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四)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
在不同的标准下,其实可以将犯罪中止进行不同的分类。 1、预备中止、实行未了中止与实行终了中止。 2、消极的中止和积极的中止。从犯罪预备开始一直到犯罪既遂之前,其实都是可能成立犯罪中止的。而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要区分是否造成了损害后果。
犯罪构成,是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4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两种形式,即故意和过失。每种犯罪都必须具有一定形式的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和过失,则不构成犯罪。 3、犯罪客体,是指为刑事法律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4、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5人已浏览
405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