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院判决强制执行后,债务人没有依法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可以找债务人协商,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另外,如果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有其它财产可供执行的,可...
法院生效判决逾期不履行,法院可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 1、将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不良信息予以公开,并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和法院公告进行曝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而《民法通则》对此也仅作了上述原则性规定。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你可以向作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债务人有其他财产,可以请求法院执行其财产变卖后用于清偿债务,如果其有单位,还可以请求法院向其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按月扣除部分工资支付债务直至还清为止。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在法院的主持下,和对方达成还款协议,从他收入中逐月归还债务。
逾期不履行,法院可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 1、将你不履行义务的不良信息予以公开,并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和法院公告进行曝光; 2、向金融机构和工商、房管、税务、国土等部门通报;向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通报备案,限制你出境; 3、视情限制你实施高消费行为; 4、属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或公务员的,将向人大、政协、纪委、组织部门通报。 如果有下列行为的可以予以罚款、拘留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1、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 2、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的; 3、隐匿财产、虚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隐藏、转移、处分可供执行的财产; 4、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等手段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 5、违反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 6、为逃避执行而长期下落不明或变更经营场所的; 7、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或者对执行人员、协助执行人员进行侮辱、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如果确实无力执行的,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等你有财产后随时回复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5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