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
将肇事者、车主、保险公司列为被告。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划分责任,并主张赔偿。 (1)申请做伤残鉴定,根据伤残等级来计算伤残赔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发生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对于交通事故,如果涉及到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一年。如果没有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诉讼时效中可能发生中断或中止。对于二00四年七月一日后的交通事故,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起诉。如果交通事故中当事人是乘客,在事故中受伤,当事人可以在两年内以运输合同向承运人提起诉讼。但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二、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诉讼时效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没调解的诉讼时效自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第二天计算。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后双方参加调解的,自调解终结之日起第二天计算。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权利人只是知道了权利被侵害,但权利人损失的具体数额,还无从确定,要根据以后的治疗、休息、护理、以及是否构成伤残等情况才能确定。所以,对伤害之日和确诊之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事发或确诊当天,要作扩大解释,即治疗终结或损失能够确定之日。由于受害人(权利人)一直在治疗当中,损失(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也在持续不断地发生和增加,对方的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治疗终结后,受害人(权利人)的损失不再增加,对方的侵权行为才结束,诉讼时效从这时起算。
交强险保险公司作为交通事故的直接当事人一方(被告),可以要求直接将赔偿款支付给受害方。至于商业险是被保险人以及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纠纷,如果,在交通事故中对这一部分进行了一并处理,并在判决书中有体现,可以要求保险公司直接赔。但是如果没有的话,商业险不可以直接赔付给受害者,需要被保险人即车主去保险公司理赔后配给受害人。如果车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却怠于去保险公司理赔,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法院帮忙执行。
交通事故中,怎么确定被告,在诉讼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被告既买有强制险又买有商业保险的(一般会是同一保险公司),只能列强制险的保险公司。实践中,一般会将保险公司和车方列为共同被告。 相关诉讼程序期限规定如下: (一)诉讼:一审 1、起诉(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3)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4)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对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的10日内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5)案件受理后,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