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艾滋病患者故意传播他人构成犯罪,根据《艾滋病预防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故意传播艾滋病,依法承担民事赔...
无意传播艾滋病如果情节严重违法,会酌情处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艾滋病是否违法,一般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实践中,明知自己有艾滋病,以特定对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报警处理这种行为应定性为故意伤害,可以直接按照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罪刑事责任。艾滋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病,对人体的伤害非常严重,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属于不治之症。明知自己携带有艾滋病毒,而咬伤他人,是出于报复目的,将艾滋病毒传染给对方,传播故意比较明显,针对的对象也是特定的,所以应当定性为故意伤害。
艾滋病不是违法行为,不会进拘留所,但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对被依法逮捕、拘留和在监狱中执行刑罚以及被依法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和劳动教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艾滋病传播。 《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三十一条 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对被依法逮捕、拘留和在监狱中执行刑罚以及被依法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和劳动教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艾滋病传播。对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防治措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经费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予以技术指导和配合。 第三十八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二)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四)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犯罪嫌疑人有艾滋病一般不会影响最终判决。如果确实需要保外就医,一般需要相应部门同意,但即使保外就医,也不会影响刑法量刑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6人已浏览
1,157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8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