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
1、一年为12个月,没有说监狱里面只有十个月的。 2、犯人的家属往往见到,可能被判了三年的,结果二年多就出来了,便误以为一年只有几个月,其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减刑不得超过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刑期十年以下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一年。 两次减刑中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一次减刑在一年以上的,第二次减刑与上次减刑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上次所减刑期。 累犯减刑,实际入狱服刑时间不得少于一年零八个月。 综上减刑规定,一般来讲: 判三年,减6~9个月。 判六年,减12~20个月。 判十年,减24~30个月。 判十五年,减36~48个月。
1、正常情况下就是一年有三批减刑,分别在三月、七月、十一月。而有的地方一年有四次减刑的机会。个别的省份一年有六次甚至每月都有一次的。如果是一年三次的减刑,不同的监狱时间也不一样的,减刑成功是不通知家属的,要服刑人员本人自行通知的。 2、不过一般减余刑的会提前得知消息,会利用亲情电话通知家人普通减刑,一般是依据罪犯在监狱中的认罪服法、改造悔罪的情况来决定,由监狱提出意见,报同级法院裁定予以减刑。同时,检察院对减刑建议有权进行监督。一般每次减刑就减一年,有立功表现的减两年,突出立功表现的减三年。判处5年以上徒刑的,执行一年半之后才可以第一次减刑,且两次减刑的间隔不得少于两年。
除了《监狱法》规定应该减刑的法定条件之外,正常情况下以“计分考核”为标准。 目前,监狱都是实施“计分考核”的,以“计分考核”评定奖励,达到一定条件给予减刑。同时,《监狱法》规定了以下应该减刑的法定条件。 《监狱法》第二十九条: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根据监狱考核的结果,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6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2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