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立即向当地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填报工伤死亡报告,提请工伤认定。发生死亡事故,劳动监察、安全管理、公安监察会介入调查,确定责任,待工伤认定后进...
事故频发,生产单位有责任,严重的,可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视为工伤,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如有其它疑问或需要帮助,。
1.首先应确认工伤死亡赔偿的法定数额,然后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双方不能就死亡赔偿达成一致,可申请工伤认定,然后通过劳动仲裁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工伤赔偿的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因工死亡的可以得到大约50-60万的赔偿,父年满60,母年满55且无生活来源的可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二老去世,有子女的也可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其年满18周岁。
1、立即向当地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填写工伤死亡报告,申请工伤认定。发生死亡事故,劳动监察.安全管理.公安监察会介入调查,确定责任,工作认定后进行后续事务流程。 2、使用者必须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劳动部门接受工伤认定,符合条件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费用。如果没有购买工伤保险,所有费用由雇主承担。 3、使用者未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使用者可与死者家属协商,参照人身损害赔偿规定处理。一般来说,人身损害赔偿比工伤死亡一次性补助高。 4、死亡补助金是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支配收入的20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76人已浏览
10,852人已浏览
4,347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