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答辩权。 我国民法规定,诉讼时效期间,权利受损...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债务纠纷诉讼时效--2年。 从债权人最近一次要求债务人还债的日期算起,超过2年,不予保护。2年内债务人未还债的,债权人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但2年内债务人未还,债权人既没有要求债务人还债,也未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予保护。 2、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诉讼时效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计算: (1)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情况,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 按照《民法通则》第88条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其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的中断的计算。 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的限制。但是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3)最长诉讼时效的计算。 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他们其实在本质上市没有区别的,反应的都是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欠条包含借条,但是他们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在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情况下,诉讼时效为20年,即从欠条上的借款日开始计。所以在20年内债权人有权利随时追款或起诉。如果债权人催过款(要有证据证明)那么法律时效将从催款日开始记为两年。写明还款日期的话,就从还款日开始记,两年内具有法律效力。在还款日期过后的这两年里,如果债权人催过款(要有证据证明)那么法律时效将从催款日开始记两年。
根据我国房屋拆迁的行政法规和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移地安置的,都是一次性提供安置房源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挑选。而拆迁实践中,拆迁人在此之前都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发书面通知,通知他们在一定期间挑选自己看好的房屋且签订相关协议。如果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对拆迁人提供的房源没看好而放弃,那么他要重新主张安置房屋就必须在接到选房或看房通知单后,在其规定的最后一天期限内次日起两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否则就会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535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