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修正)》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税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称税收、税收、税收,是指政府为维持其运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强制个人或法人免费征收实物或货币的总称。一般来说,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交税是犯罪吗?不纳税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般违法行为,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只会受到行政处罚,如: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花或少收入的偷税行为,税务机关将追缴税款,并处罚滞纳金和罚款。二是构成犯罪。公民不纳税,达到犯罪程度的,多违反刑法第201条、202条、203条的禁止行为。但无论是偷税、抗税还是逃避追缴欠税,都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依法履行纳税的法律义务。
以伪造票据为担保,签订合同,欺诈财产,构成合同欺诈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2)以伪造、变造、无效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3)无实际履行能力,诱使对方继续签订、履行合同;(4)接受对方支付的货物、货物、预付款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5)以其他方式骗取对方财产;(5)以其他方式骗取对方财产。
虚假诉讼罪。2015年11月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对虚假诉讼罪作了详细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1人已浏览
88人已浏览
257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