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保释程序是: 1.首先由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然后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是...
取保候审解除程序: 1. 被取保候审人或其委托人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公安机关口头或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要求。 2.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审核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不存在保释制度,被判决拘役不存在适用保释制度的情形。另外,如果拘役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可以依法减刑,从而可以提早出狱。 相关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罪对于轻伤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保释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于已经被判处了“有罪”的判罚,执行“拘留”等,此时是不能采取保释,但可以提出缓刑。要是法院还没宣判的情况下可以请求保释。(前提是没宣判)要是与受害人私下达成赔偿谅解协议可以在量刑上起到减免作用。
第一是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判处拘役、管制的犯罪分子因刑期较短,或者没有关押,不适用假释。 第二是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已经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一半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10年以上的刑期。因为只有执行一定期间的刑罚,才能体现刑罚的严肃性,才能通过教育改造使犯罪分子不再危害社会。 第三是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认真遵守监狱的规章制度,接受教育改造,通过教育、改造和学习,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有深刻的认识,并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确实痛改前非,改恶从善,释放出狱后不会重操旧业或者继续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也就是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任何一种条件,都不能适用假释。 假释的考验期与犯罪分子没有执行完毕的剩下的刑期相同。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37人已浏览
15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