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作为他人担保方,需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担保责任类型多样,可划分为一般担保与连带责任担保两种主要形式。若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作为担保人便有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当犯罪行为发生时,若行为人未满十八周岁并被判以五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则应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规定,若有人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暂住证,公安机关可处罚款或拘留,罚款金额在200元至1000元之间,拘留时间为10日以下。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17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安机关可处罚款或拘留,并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涉及网暴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效果包括:涉案者可能承担行政管理处罚,尤其是若情节较为严重,则有可能构成刑事罪行。同时,还需要对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里的“诽谤”行为实质上侵犯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利。具体来说,当在网络上编造虚假事实以诋毁他人时,必须明确指向特定对象。只要其他相关人员能够通过诽谤言论了解到受害者的身份信息,就可以视为该行为是针对特定个体实施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按照其规定行事。同时,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贩卖手机卡的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知或应知他人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犯罪活动,向其提供或销售此类信息的行为。在法律层面上,该罪行被视为出售或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构成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1、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4、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5、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6、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7、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8、将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数量或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9、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10、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人已浏览
517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