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这个过失犯罪量刑,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过失爆炸罪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立案规定为: 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 2、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 3、造成严重后果; 4、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与严重后果之者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所谓过失,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是指行为人应注意并能注意而不注意以致发生犯罪事实。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将过失区分为普通过失与业务过失。普通过失是指在构成要件上没有特别限制的一般过失。而业务过失是指从事某项业务的人因疏于业务上的必要注意,导致发生了行为人并不希望的危害结果。单位成员在职务工作中敷衍了事,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即属于业务过失。
经济犯罪量刑步骤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罚范围内确定量刑起点。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数量,确定基准数量。3、量刑情节的调整比例根据犯罪构成事实以外的量刑情节确定。对于基准刑的调整,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整结果为拟宣告刑。4、综合考虑整个案件,依法确定宣告刑。经济犯罪一般是故意犯罪,没有过失经济犯罪,如欺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