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参保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经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自核准次月起享受养老金。养老金标准按照其达到退休条件...
即该月工资在下个月的约定的日期前必须支付,实行周:《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工伤保险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停工留薪期限的长短,通常认为应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以及医院出具的意见来确定,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 4、《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第二款规定,工伤期间工资发放到什么时候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即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其原工资福利待遇应当从发生工伤之日起到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止。
工资发放制度主要规定在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规范中。包括了工资支付制度和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制度两方面阐述。 工资支付,就是工资的具体发放办法。包括如何计发在制度工作时间内职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应获得的报酬,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如何支付等问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支付时间必须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者休息日,应当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工资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度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第八条用人单位完成劳动任务后,应当按照有关协议或者合同的规定支付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6人已浏览
723人已浏览
280人已浏览
4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