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因为计算增值税的金额应该是不含税的,所以增值税的应交税金=不含税金额×税率。一般说金额没有特别强调,就是不含增值税的金额。原金额是包含增值税...
增值税负税率计算公式=实际缴纳增值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某个时期的增值税税负率=当期的应纳税额÷当期的应税销售额。 本月没有上期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增值税税率:小规模3%的一般纳税人为17%。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税率2、营业税率:没有资格的5%有资格的3%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税率3、附加税:(1)城市建设税:7%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7%(2)教育费附加:3%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3%(3)地方教育费附加:2%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2%;4、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3%支付;账本按5元/本支付的年度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5%支付。5、企业所得税:(1)会计征收:税率20%.25%。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利润*适用税率(2)核定征收:税率20%.25%核定税率由专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核定。税率:7%.10%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销售额*核定所得率*适用税率6、发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以前的征收点是3500,现在的征收点是5000。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对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具体的增值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计算公式: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 税率)应纳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我国是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税额-应纳税额。 举例: 销售a商品100件,不含增值税单价80元,不含增值税销售额100*80=8000元。 增值税税率为17%,a商品销售税额为8000*17%=1360元。 购买a商品时,每件支付60元(含税),总额为100*60=6000元(含税),不含税为6000/(17%)=5128、21元,税额为5128、21*17%=871、79元 以上100件a商品的追加价值为8000-5128、21(不能减少6000。6000是含税,不含税)=2871、79元,税率为17%,因此应纳税的增值税额为2871、79*17%=488、20元。但是,税法中不采用这种算法,为了更直观地理解附加价值的部分,税法的正确算法如下 增值税税额=销售税额-进项税额。 =1360-871、79。 =488、21元。 备注: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异为0.01元(488、21-488、20)购买时6000元为含税金额不含税时差异,为正常情况,实践中按防伪税票税额计算即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2人已浏览
1,102人已浏览
521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