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司领导及财务人员应该认识到员工的工资与收入是有区别的,工资属于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非全部。而工资往往是计算加班费、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的...
法院开庭成员:被告,审判员,陪审员,审判长,双方的辩护律师,民事案件有原告,刑事案件有公诉人。 《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一个复杂的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还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抵制纳税,必然侵犯税务人员的个人权利。其犯罪对象包括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和依法应征的税务人员。这里的税是除关税外的国内税收。这是税务人员也限于依法征收国内税务的员工。这是抗税罪区别于走私罪。妨碍公务罪和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志。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式不纳税的行为。l.抗税罪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税收法规主要指《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如果行为没有违反税收法规能构成抗税罪。如果没有纳税义务的个人用暴力阻碍税务人员征税,客观上可以拒绝他人不缴税,但其行为违反的不是税收法规,不能以抗税罪处分。2、抗税罪以暴力、威胁方式拒绝纳税的行为。这是抗税罪与偷税罪的根本区别。暴力是指犯罪分子袭击他人的身体,或者使用殴打、伤害、捆绑、禁闭等其他强暴手段,足以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的行为。恐吓是指犯罪分子威胁他人,达到精神强制。手持凶器威胁,威胁加害报复,揭露隐私,破坏名誉,加害亲属等威胁,根据本条,行为者实施暴力,威胁方法不缴纳税金的行为可以构成抗税罪。当然,根据本法第l3条的规定,如果情节显着没有轻微危害,就不认为是犯罪。如果行为者拒绝缴纳税金的行为不是上述暴力。威胁方法实施,以不能成立的各种理由为借口抵制,或者消极不缴纳税金等不构成本罪。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本条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是,从本条的立法精神和防税罪和逃税罪的联系来看,防税罪的主体必须与逃税罪相同,包括负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和负纳税义务的公司。单位犯本罪的,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和直接负责人承担刑事责任。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直接故意知道负有纳税义务,故意抵制纳税,用暴力、威胁方法公开拒绝纳税。非法获利的目的。如果行为者没有这样的主观故意和非法获利的目的。不构成抗税罪。
物业管理费用一般由以下几个项目组成:(1)公共物业和辅助设施的维护费用(2)聘用管理人员的工资(3)公共水电费用(4)购买或租赁必要的机械和器材费用(5)物业保险和各种责任保险费用(6)垃圾清扫、池塘清洗、消毒杀虫费用(7)清扫公共场所和幕墙、墙面费用(8)公共区域植花、种草及其养护费用(8)行政办公费用包括文具、办公用等杂费用和公共关系费用。(9)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共享部位、共享设施设备的修理、修理和更新、改造费用,必须用特别的修理资金支付,不得计入房地产服务的支出和房地产服务的成本。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发布)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1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393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