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1)被告、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提出异议,...
如果是公诉案件,开庭审理时,对方不愿意全部赔偿受害人损失,依法是不能从轻处罚,同时宣告缓刑的。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达到民事部分和解,化解矛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规定外,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是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法院评议外,一律公开进行。这是刑事审判的基本原则。如果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被告未成年人的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经申请可以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岁以上16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公开审理。审判长在公开审理案件时,应当制止公诉人和诉讼参与人提出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如果确实与本案有关,则应决定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对于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案件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适用相关规定审理未成年被告人案件。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也必须公开。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审理第一审案件。但(一)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案件不公开审理;(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不予公开;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一般不公开。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如果是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除证人以外的任何人都可以听,所以如果刑事案件的家属可以听,但作为证人的家属不能听。公开审判有利于加强群众监督,保证办案质量。为了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证人不得参加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不得在场。 这意味着证人不得参加法庭审理,证人作证时不得在场。
【1】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的近亲属只有受害人母亲,附带民事诉讼委托书,母亲需要签字,按红手印。母亲不签字不留指纹的,不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发生。【2】在附带民事赔偿案中,最有权力的起诉的应该是受害人。受害人死亡的,最有权力起诉民事赔偿案应该是受害人近亲属。受害人近亲属可以起诉附带民事诉讼。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