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预备也叫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介于犯罪决意和犯罪实施之间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直接故意...
犯罪预备必须符合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属于,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惩罚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实施者来威慑和预防犯罪。虽然犯罪准备尚未实施,客观上没有造成损害,但对社会有明显的潜在危害。如果不停止和惩罚,无疑最终会导致犯罪的实施,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害。因此,中国刑法在第二十二条中规定,预备犯也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有400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分析。每种犯罪都有四个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第一,犯罪主体。指犯罪行为的人。每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是一个人实施的,有的是一个人实施的,有的是几个人实施的,有的是几个人实施的。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二是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犯罪行为及其结果的心理状态。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有故意和过失两种。例如,在盗窃罪中,犯罪分子希望将他人的财产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分子希望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有些犯罪是过失的,比如火灾,犯罪分子有疏忽的心理状态。当单位构成犯罪时,单位对犯罪行为负责的人也具有主观心理状态。(3)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例如犯诈骗罪,犯罪人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贩毒罪有贩毒行为,等等。(4)犯罪对象。是指刑法保护和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不同于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直接针对犯罪行为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等象是具体的受害者,犯罪对象是指刑法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社会关系。
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