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对此规定如下:第二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
如果就该问题协议不成,可通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提交相关证据,让法院对夫妻存续期间产生的共同债务进行合理合法的分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婚姻法》 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这是关于离婚时清偿债务的一般规定。债务的性质不同,当事人清偿责任也不相同。 第一,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其中包括维持夫妻共同生活、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所负的债务,双方均有清偿的责任,这种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偿还。 第二,共同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应通过双方协议确定清偿责任协议不成时,人民法院应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判决由一方清偿或由双方分担清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如果是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思表示,否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简单来说,这个规则确定了共债共签的规则。对于明显超出家庭生活需要的债务,如果只有一方向外界借钱,首先要看对方是否认可。如果不认可,需要债权人一方证明债务人夫妻共同受益,或者基于共同债务。如果不能证明,不能证明的后果由债权人承担,对方不再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
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夫妻一方下落不明,找不到人的,法院可以判决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债务。 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偿还,可以判决可以先找到的一方垫付债务。因为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可以要求夫妻任何一方偿还所有债务。这个人垫付后可以找对方追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4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