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运输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要追究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对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运输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
运输毒品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类别。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危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破坏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历史文化遗产、环境自然资源以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中运输毒品行为是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行为排列规定在一起,供选择适用的罪名,其社会危害性也应当与其他三种行为的危害性相当,因此处罚才能一致。只有当运输毒品成为走私、贩卖、制造毒品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时,也就是说缺少运输毒品就无法实施走私、贩卖、制造毒品时,运输毒品才具有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相当的危害性,才可以同罚。而出于其它目的运输毒品时,比如出于吸食、窝藏目的而移动毒品,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显然要低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危害性,不能认定运输毒品罪。如果将运输的范围任意扩大,就会出现将无罪变为有罪、轻罪变成重罪的现象。勿将动态持有毒品等同于运输毒品。
犯罪,根据《关于如何定性销售假毒品案件的批复》第一,明知是假毒品,经核实行为人故意准备销售利润的,以欺诈预备犯处罚;经核实不能查明行为人持有假毒品的来源、用途、去路等犯罪行为的,不予处罚。第二,行为人根本不知道是假毒品,认为是真毒品,非法持有的,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处罚。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如何识别这种情况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有些人认为它不构成犯罪。由于持有的假毒品,作为犯罪对象的毒品根本不存在,无论持有,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犯罪的条件不存在,不能以犯罪处罚;第二,一些学者认为犯罪是犯罪犯,没有未遂行为,只要犯罪人实施大量非法持有的毒品,即既遂。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2]、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5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397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