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的期限为复议期限或者诉讼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起诉的,无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之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强制执行期限一般在当事人申请后六个月结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但中止执行期间应当扣除。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我院院长批准。 第一百零八条:结案的执行方式如下: (1)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完成; (2)终止执行裁定; (3)裁定不予执行; (4)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已履行。
很高兴为你解答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3、如超过六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二、执行方式 针对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可采取冻结、划拨存款、提留;搜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强制迁出房屋等多种方式。但人民法院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要费用。
行政法院强制执行期限一般是三个月。因为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当事人申请行政救济的期限届满之次日起,在三个月内,依照本法规定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