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个体工商户是否可以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

2023-07-15
1劳动关系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和受劳动保护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相当普遍,但只要双方实际履行了上述权利义务,即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2不论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还是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都是用人单位与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毫无疑问的是,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与其雇用的人员之间成立劳动关系,而不是雇用关系;双方之间因履行合同存在争议时,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雇员与个体工商户之间的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如果雇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赔偿,而不是适用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3由此可见,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属于用人单位,其应当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建立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在双方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员工可以从定期拿到工资、提供标准的劳动、固定的工作时间等方面举证双方的劳动关系。即便没有合同,在双方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纠纷的解决还是按照劳动合同法及劳动法的规定执行。 4在我国由于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的,因此,对于个体户与雇工之间是否适用于劳动关系也是存在争议的。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个体户与雇工之间是适用于劳动关系的。因此,个体户与雇工发生争议时候,是可以依据劳动法的规定来确认是劳动关系存在的。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