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购房者要注意关于定金的约定。 因何种原因退房以及后果如何?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认购书后,就要交一定额度的定金,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有时购房...
1、购房定金一般没有必要签署专门的合同,可以就定金条款约定在购房合同中。定金合同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审查主合同的效力;定金合同的主体应当与主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装修部分的报价要清清楚楚楼市惨淡时,精装修就成了白送的增值服务;市场火爆时,精装修又成了涨价的理由,不难看出,许多楼盘已经将精装修作为了最好的价格控制器,运用自如。精装修楼盘对于装修部分的计价比较复杂,有的楼盘房价款已经包含全部精装修费用。有些楼盘立项审批时本是毛坯房,因销售不力而改成精装房出售,部分已签合同的业主只能将装修价格剥离出房价单独计算。因此签订合同时,购房者应注意到房屋价款的组成不应是简单的普通房屋价钱和精装修的费用相加,还要看清补充协议中是否有重叠的项目和收费。二、约定严格的装修标准开发商在广告宣传中往往有“进口”,“高级”、“先进”等不明确的表述,建议购房者,应在补充协议中就所购房屋(室内、室外)所有装修项目名称、涂料、板材等建材的品牌、价格标准或相应的档次、颜色、规格、施工工艺、装修布局以及装修公司的资质和装修图纸等给予明确记载。对于以什么标准进行验收、由谁进行验收以及验收程序等问题,也应在补充协议中约定。此外商家承诺给予安装的家用电器、卫生洁具的品牌和价位也要明确,并约定保修责任和期限,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有据可依。特别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要图省事,就在补充协议中简单地签"精装修标准与样板间一样"的条款,这样会出现如果样板间拆除后,消费者无法取证的问题。三、精装房“违规”的处理方式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对违反装饰、装修标准约定的情况处理方式一般有粻订纲寡蕺干告吮梗经两种:一种是"出卖人赔偿双倍的装饰、设备差价";一种是双方自行约定。如选择第一种,那一定要在补充协议中明确约定各种装饰、装修及设备的价格标准,避免一旦发生争议,购房者没有合同依据。如果选择双方约定,除对装饰装修及设备价值的约定要详尽外,一定要明确具体的违约责任。在购房前要了解房产公司的信誉和开发项目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开发公司合同约定的详细内容,约定内容不详细的,应要求开发企业在补充协议中进行补充。四、合同中要明确质量验收标准验收标准、验收主体以及验收程序等,应在合同补充协议中约定。首先,要明确工程适用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其次,最好在合同中约定,要求开发商最后出具合法监理公司的报告。开发商有样板间或其他样品的,可以对其进行拍照,作为合同的其他附件。五、合同中要明确竣工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目前国家颁布了"十种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以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这些标准以及规范是强制执行的行业法规,所以必须在合同补充协议中有所体现。首先是开发商购买的材料必须符合上述标准的要求,不能超标;其次是工程竣工以后开发商应该根据国家标准请权威机构进行室内环境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六、合同中要明确保修责任消费者在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时,要注明房屋装修的责任方属于开发商,房屋出现问题后应由开发商负责。约定各装修项目保修时间及责任主体,根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规定,装修工程保修期为2年,但这不包括屋内设备保修。屋内设备只能按《产品质量法》来保护,按产品质量法规定,设备的保修由生产商承担,保修期从出售之日起计算。而购房者拿到房产钥匙时,可能就过了设备的保修期。所以为保护购房者利益应约定设备保修期,装修工程保修期和房屋质量保修期为2年,自房屋入住时起算,保修责任由开发商及装修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产权证要齐全。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此三证是办理产权证的必要条件。销售许可证的证件原件应该在售楼现场悬挂,可以在售楼现场看到证件的原件,再有就是土地证是否抵押了,土地使用证有一个备注页,如果开发商向银行进行了开发贷款,在土地使用权证上会有注明。还有开发商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里是不是有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经营许可。 2、签合同时要写明交房日期、通水、通电、通气等条件,要明确双方违约责任。按规定入住70%以上才能开通燃气,之前开发商要免费提供液化气灌。 3、延期交房:开发商《补充协议》规定,“若开发商延期交楼,则按业主已交房价每日千分之一支付违约金,且违约金赔偿总额以房款5%为限,如发展商仍不能交楼,业主只退回已交的本金。”这种约定非常不合理。
首先,签购房合同时一定要看清楚上合同上的条款,特别是中介手写上去的那些。最好是当场跟中介确认好以下几项费用:契税,银行评估费,中介费。不合同一但签了,就已生效,最好是在合同里写明。另外,签银行贷款合同,按手印前,一定得把以下几项确定好,最好是叫银行的人当场在合同里写明:还款方式(等额本金或等额本息),提前还款的年限。其次,最好是自己选择贷款银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55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