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六十...
名誉权被侵犯,侵权人可能构成犯罪,即侮辱罪,也可能不构成犯罪。构成侮辱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侵犯财产罪是根据其犯罪金额来确定罚金,例如盗窃2000多元,一般罚金会是其两倍多,可能是5000,这是法官自由裁量的内容。 经济性犯罪的罚金也要根据其犯罪数额确定,但是一般不会直接像盗窃那样简单的倍数,而是综合其认罪态度,退回的赃款等诸多因素确定。
交通逃逸后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如何认定,主要内容如下: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实践中,什么是首要分子,刑法中如何规定犯罪的首要分子?请看下文。刑法中指的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在我国刑法中,首要分子分两种:一、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这是指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通常在犯罪集团中表现为组建犯罪集团、制定犯罪集团的犯罪计划、指挥犯罪集团成员犯罪,这类首要分子,也是共同犯罪中主犯的一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7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290人已浏览
5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