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网络诈骗者通过法律禁止获得的财产可以视为犯罪所得。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产,应当追回或者责令退还;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
诈骗罪:主要看两点,一是看主观上是否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是看客观上是否有“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诈骗手段”。 掩饰犯罪所得罪:要看是否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两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上看,两罪在主观上都是故意,并且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从其构成要素上看,合同诈骗罪作为特殊的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亦要满足诈骗罪成立的五个要素。但比较两罪,其区别也是显然的:
欺诈罪不能根据个人收入判刑,应当根据团伙欺诈的数额定罪量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欺诈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欺诈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万元、3万元至10万元、50万元以上,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大、大、特别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欺诈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单处罚金;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特别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罚款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行为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及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予以打击。对于某些危害较大的非法集资行为,依靠让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手段来规制是不够的,而必须用刑事的手段来予以打击。中国刑法规定了四种非法集资类的犯罪,它们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366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