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只要是未成年人犯罪,只要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检察院就应当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没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种决定。由于免予起诉的取消,对于其适用的对象,则扩充到不起诉中来。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新修改的《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规定,符合原《不起诉标准》中相对不起诉的质量标准部分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新修改的《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规定,符合原《不起诉标准》中相对不起诉的质量标准部分,同时具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一的,依法决定不起诉: 1.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老年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的; 2.因亲友、邻里及同学之间纠纷引发的轻微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者双方达成协议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不大的; 3.初次实施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的; 4.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 5.群体性事件引起的刑事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属于一般参与者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2人已浏览
498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