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标的指合同当事人双方之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货物交付、劳务交付、工程项目交付等。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备条款。标的的种类...
民事诉讼的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授权委托书 2、证人出庭申请书 3、反诉状 4、民事起诉状 5、民事判决书 6、民事调解书 7、民事裁定书(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案件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用、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用、驳回支付令申请用等) 8、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 9、执行异议申请书 10、支付令申请书 11、证据保全申请书 12、债务人破产申请书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的法律文书保函范围很多,如民事裁决书、民事起诉状、支付令申请书等。法院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保证法律文书送达到当事人手中,包括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等方式,对于联系不到当事人的,法院还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发出公告之日起两个月内视为送达。
民事诉讼的程序为: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作出判决。
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 1、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 2、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纷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 3、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民事诉讼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保证民事诉讼活动合法有效地进行。我们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是指第二类的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上诉人、被上诉人。合格的当事人直接关系到诉讼的结果。我们在法庭上有时会遇到被告反驳原告称“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没有实体权利,你不能当原告”,法院要对当事人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并作出判断,这就是当事人诉讼资格是否适格的问题,即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正当当事人。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1人已浏览
872人已浏览
400人已浏览
1,8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