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看你在这次事故中负什么责任,就是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如果你负有主要以上责任,那就构成《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
缓期执行的设立目的是避免司法资源的过度浪费,同时保障犯罪者更好地改变新设立的制度,在交通事故中不涉嫌酒后驾驶、毒品驾驶、竞争等犯罪行为和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逃逸不能判缓刑。法律规定,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殊恶劣情节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处缓刑的刑罚条件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交通事故逃逸不能判处缓刑。
缓刑其间交通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再判缓刑。《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未经批准就离开可以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相关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暂予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