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给予行政制裁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1、违反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制度确定的义务或纪律; 2、行为人(包括组织和个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给予行政制裁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1、违反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制度确定的义务或纪律;2、行为人(包括组织和个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实施条件如下:给予行政制裁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违反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制度确定的义务或纪律;②行为人(包括组织和个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即有故意或过错;③违法失职已经超过了批评教育的限度。
(1) 赔偿请求人为受损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损公民死亡的,继承人和其他有赡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损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担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是政府机关、职能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两个以上机关共同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两个以上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复议后,最初侵权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应当对加重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3)) 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受害事实依据) 侵权事项已依法确认(即侵权机关或其上级机关已确认该行为违法或已撤销)) 赔偿义务机关已先处理或者通过复议程序) 属于国家法定赔偿范围和受理人民法院管辖) 符合法律规定的期限。
行政制裁行为又称“行政制裁”。有广、狭两义。狭义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不够刑事处分的相对人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惩戒性处理。广义上,还苞括其他国家机关及其企业事业单位依法对其内部违法失职的工作人员作出的惩戒性处理。[1] 可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行政处罚由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组织针对相对人作出,是一种外部管理行为,对其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分是一种内部管理行为,由行政机关对其下属工作人员作出,对其不服,只能依法申诉。一般情况下,违法人员或者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受到行政处分,但不排除同时受到两种处理。行政制裁旨在纠正违法行为,惩戒违法人员,维护行政秩序和法律尊严,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8人已浏览
596人已浏览
3,312人已浏览
1,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