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居民户口即城镇户口。也叫非农业户口从事非农业生产没有田地分配而农村户口即是农业户口,包括渔民牧民等从事农渔牧业生产,有田地分配。 2、劳...
主要体现在伤残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上。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的司法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相关《意见》指出,打破城乡分割,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农村人口在城镇登记常住户口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2、《意见》要求,由目前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尽快统一到以居民是否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承包土地,或长期从事林牧渔业等生产)来划分,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公安机关对现有的农业、非农业户口登记资料保留1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有关部门仍可以原农业、非农业户口为依据实施有关政策。
农村户口与城户口抚养费区别不存在,抚养费数额的确定和户口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主要依据孩子的生活支出以及经济条件决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都有可能,改革以后,公民(或者城镇)是需要到户籍部门才可以查询到的,因为现在统称为居民户口,是无法知道最原始的户口性质的。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第九款中要求取消农业户口和的的区分,统一为居民户口。而家庭户表示户口本以是家庭为单位,是为了和集体户口相区别。居民家庭户口,应当分为“农村居民家庭户口“和”城镇居民家庭户口”两类。在2020年第三次统一更换户口之前,也就是1999年户口本,都是写的城市户口,而在2020年之后,户口被分类为:非农业家庭户、非农业集体户、农业集体户、农业家庭户。在非农业户口里又分集体户口、家庭户口和空挂户口。户籍制度正在逐步改革,以后户口就统称为居民户口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42人已浏览
549人已浏览
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