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按责任比例承担赔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造成的损伤程度来划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下面我们就详细来了解下关于交通事故责任划...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中对第76条第1款第2项修改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按照下列规定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1.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80%的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40%的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全部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在通常情况下,侵权法的自己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并不适用过错责任这-种归责原则,在机动车-方造成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人身损害的,用过错推定原则,其他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机动车交通事故自己责任的特点是: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自己责任应以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且应以过错责任为最终构成要件。机动车-方有过失才承担赔偿责任,无过失即无责任。只有在依照优者危险负担规则,机动车-方没有过错也要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责任时,才坏要确定机动车方存在过失。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自己责任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时,实行普通的举证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受害人必须就机动车-方具有过失进行举证,否则不能获得赔偿,对过错既不能采取推定形式确定,也不能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受害人一不能举证或举证不足的,均坏构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三)机动车交通事故自己责任在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时,对过失要件实行推定,法官根据已经证明的前三个要件的事实推定机动车-有过失,同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机动车方承担证明自已无过失责任。能够证明者,免除赔偿责任;而未证明或者证明不足者,则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成立。第四,机动车交通事故自己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而使这种自己责任形态更加充分地体现民事责任的教育和预防作用,不像无过错责任原则那样更注重对受害人的损害的单纯补偿。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造成的损伤程度来划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下面我们就详细来了解下关于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知识。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期限的时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期限的时间: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做出复核结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7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276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