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免除处罚有如下几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具体为: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
免除处罚有如下几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具体为: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后免除处罚的情形有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依然可以依照刑罚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等。
犯罪中止免除处罚应当撤案,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390人已浏览
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