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在朋友圈发表不报复陷害我的言论, 我认为该罪还是侵犯名誉构成罪?

2022-03-04
1、按照你的描述,没有证据,却说你参与盗窃的人已对你构成名誉损害。2、情节严重的涉嫌犯罪,我国《刑法》中有对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规定的罪名,即侮辱罪和诽谤罪。但前者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进行,后者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但认定两者罪的关键之处是情节达到严重的标准。反之不认为构成罪。不构成罪的,可以民事侵权起诉侵权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如果造成财产人身损失的,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对精神造成一定损害的,可以要求其进行精神赔偿。3、根据通说,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造成了损害后果;(4)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在上述四个构成要件中,关于损害后果的证明标准及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是最复杂,也是争议最多的。损害后果的举证责任分配与证明标准是密切相关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以证明标准如何界定为前提,要正确分配举证责任必须正确界定证明标准。关于侵犯名誉权的损害后果的证明标准问题,理论上有主观标准说和客观标准说。主观标准说认为应以受害人的主观感受为准,只要受害人主观上受到了屈辱,不论是否使其社会评价降低,都构成侵犯其名誉权;客观标准说认为应当根据一个具有普通的道德感、理解力的人的标准判断,看是否足以降低对某人的社会评价。作者认为主观标准说不可取。名誉是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体(个人和单位)的一种客观的社会评价。因此,在认定行为的行为是否造成他人名誉受损时,当然应当采用客观标准。采用客观标准,损害后果的证明标准就是行为人的行为会造成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而这个标准恰恰也是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名誉权行为的判断标准。这就意味着只要能够证明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就可以证明造成了损害后果,无须另外举证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如此,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就是三个而非四个。此外,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只有传播出来,被行为人和受害人之外的第三人知悉,才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社会评价,才可能造成受害人的名誉权受损。因此,在侵犯名誉权案件中,损害结果的证明标准及侵犯他人名誉权行为的判断标准必须包含“为第三人知晓”标准。所谓“为第三人知晓”,并不要求必然为第三人知晓或者已经为第三人知晓,只要有可能为第三人知晓即可;也不必须使不特定多数人知晓,只要使一个人知晓即可。因为知晓人数的多少,不影响社会评价是否降低,而是影响社会评价降低的程度。鉴于此,在侵犯名誉权案件中,原告对存在损害后果的举证责任,仅限于被告的行为构成侮辱、诽谤、非法泄露隐私等且为第三人知晓,而无须证明具体被哪些人知晓以及自己遭受何种精神伤害等(当然如果有证据可以证明,对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及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都有帮助)。至于如何判断是否为第三人知晓,可以结合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场所、时间、性质等综合判断。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