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法律规定中并无担保人这项规定,所以缓刑不需要担保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
法律规定中并无担保人这项规定,所以缓刑不需要担保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保证人应当监督被保证人遵行相关规定,如果被保证人违反相关规定,保证人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根据案件事实,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如果保证人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对保证人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应当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应当明确的是缓刑,全称是刑罚的暂缓执行。具体而言,指的是对触犯刑事法律,并且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已经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并且,应该注意的是,缓刑没有规定担保人,宣告缓刑是根据犯罪情节来判定的。在强制措施中规定担保人的应该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要求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刑事判决被告人缓刑的,并不需要提供担保人。刑事犯罪的被告人如果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判决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矫正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配合社区矫正机构对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实施监督管理。要求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人员做到: (1)保持良好品行,不得与品行不端者来往; (2)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命令; (3)接受社会工作者辅导; (4)及时汇报工作、生活和居住状况,不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252人已浏览
1,3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