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将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的条件是: 1、被取保候审人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2、被取保候审人实施毁灭、伪造...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将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的条件是: 1.被取保候审人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2.被取保候审人实施毁灭、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被取保候审人企图自杀,逃跑。逃避调查,审查起诉的2、被保释的审查者被破坏,伪造证据和供词,妨碍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调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3、被保释的审查者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的情况下4、被保释的审查者未经通知,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未经两次通知的情况下,5、在保释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6、应该逮捕,但是因为严重的疾病和怀孕,哺乳自己的婴儿没有被逮捕,或者没有被保释期满的情况下。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是国家司法机关所采取的、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是有法律规定的:对于采取取保候审不至于发生社会危害性的;患有严重疾病或怀孕、哺乳期的妇女;需要逮捕证据不足的;检察机关不批捕的;羁押期限届满尚不能侦查终结的等情况才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因为已经逮捕了,逮捕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了,说明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宜适用“不至发生社会危害性”,同时人在看守所羁押,说明人应该是健康的,不能使用“患有严重疾病”,所以应该是不可以取保候审的。
下列情形发生时,取保候审可变更为逮捕: 一、被取保候审人试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 2、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三、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02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