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民事诉讼的立案的时间在7日之内,民事诉讼法立案之后,法院就要组织相关人员准备开庭审理。这里因为法院采取的程序不同,开庭时间也有所区别,像走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只要在审结期限内审结就是合法的,无开庭具体时限规定:一、简易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二、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法律对立案后什么时候开庭没有规定,由法院根据本院的案件数量等情况自行安排。同时,当事人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法院在开庭前会依法通知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第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1、一般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经院长批准适当延长。2、但原则上,从立案到开庭不得超过3个月。3、你可以去立案庭咨询是否因证据不全而未立案。法院收到的材料不等于同意立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7人已浏览
404人已浏览
485人已浏览
8,2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