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有错别字且不具有引人误解的歧义,那么一般是有效的。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合同上有错别字,但并不严重到引发歧义,误解的,应当完全认可其效力。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有错别字且不具有引人误解的歧义,那么一般是有效的。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看情况: 其 一、签订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合同的内容合法的,则在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之后,即使合同有错别字,该合同有效。 其 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该合同无效。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合同写错字涂改相当于变更了合同内容,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就其修改部分协商一致之后涂改,其合同依然可以有效,并且要在修改后的内容上盖章或者补充说明,以保障其修改效力。如果是自己私自进行修改,并未经当事人协商同意的,视为没有修改变更。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第五百零二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09人已浏览
383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6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