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所谓诈骗罪,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象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
不是每个借贷关系不还钱都成立诈骗的,建议你以民事借贷关系起诉对方,要求对方偿还债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所谓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真相或是虚构事实,使人自愿交出 财物的行为。 从你说的情况看,关键看对方借款时是否“隐瞒真相或是虚构事实”;可以告他诈骗;若不是,属于民事纠纷。 借条上是否约定了还款日期,若有从约定的还款日期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若没有,你可以随时向对方索要,从对方知道或是应当知道之日起2年为你的诉讼时效。 还可以登报或是发电报等形式“延长”你的诉讼时效。 债务诉讼,应在规定的2年内提起,否则丧失胜诉权。
借钱不还报案的话,公安是要能认定为诈骗的才会立案,一般的借钱案件公安会认为为普通民事纠纷不予立案,要认定借钱型诈骗的,必须有证据证实其借钱原本就不想还,以不还为目的的借钱是诈骗行为,如果他有比较大规模的借钱不还跑路的行为,可以认定为诈骗,或集资诈骗,一般情况下单起的借钱跑路,比较难以认定。以上是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吗的解答
2016年,诈骗罪量刑的标准,适应于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因此诈骗几千判几年得要看是诈骗了几千块钱,达到了最低的额度就能立案,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或者是刑拘或者是坐牢。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3人已浏览
345人已浏览
851人已浏览
1,5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