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律师建议:按照刑法的规定:只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其他残疾人犯罪与正常人犯罪的处罚相同,不能构成从轻、减...
(注:此问题是2010年,此后相关法律作出较大修改,为防止误导网友,现对答案进行修正.)一般盗窃罪以涉案金额定罪处罚,涉案五万多元,基本属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盗窃罪如何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第六条规定,审理盗窃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认定盗窃罪的情节:1、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1)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2)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2、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1)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2)全部退赃、退赔的;(3)主动投案的;(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3、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的起点,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2)盗窃金融机构的;(3)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4)累犯;(5)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6)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7)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8)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二、指使未成年人进行盗窃如何处罚成年人教唆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即不满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刑法》第17条第2款所列之罪(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以外的其他罪的,则教唆者就是间接正犯,即上述未成年人所犯之罪由教唆犯承担,未成年人不构成犯罪,也不构成共同犯罪。所以指使未成年人盗窃由教唆犯承担责任,未成年人不构成盗窃罪。
依照刑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残疾人犯罪的审判中,注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切实保障残疾被告人的诉讼权利;量刑时,注意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涉及犯罪的数额、社会危害后果和事后认罪态度,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其残疾按一般法律规定处理。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就医,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就医。而且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律师处理的刑事案件中,有一类当事人相对特殊,值得我们关注:残疾人。我告诉你一个数据:中国有近1亿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也就是说,平均15个人中有一个残疾人,这个人口和我国少数民族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值得我们关注,那么残疾人犯法后法院会如何判决呢?今天,我们将简单谈谈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涉案残疾人是犯法还是构成犯罪。残疾人和其他主体一样,如果涉嫌犯罪,法院会根据涉案罪名、案件具体事实和证据,按照法定审判程序定罪量刑。可以说其他主体在同一个案件中会如何判断,主体换成残疾人后也会如何判断。同时,我国法律对残疾人的量刑有一些特殊规定,法院在量刑时也会依法适用。我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刑法中涉及残疾人的量刑规定,但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对聋哑人群体的规定必须达到聋哑程度,单独的聋哑或单独的哑不能适用于此。对于眼睛受损的群体,如果符合盲人标准,可以适用这一条。除盲聋哑外,残疾人还包括其他身体残疾。刑法没有规定相关量刑情节。因此,如果残疾人违法,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依法审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40人已浏览
637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