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符合以下要件的确定构成放火罪: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体要件:犯罪客体为公共安全;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这种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往往是难以预料的,甚至是行为人自己也难以控制的。这也是放火罪同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本质区别。因此,可以说,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构成放火罪,关键是要看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为人实施放火行为,而将火势有效地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没有危害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就不构成放火罪,而应根据案件具体情节,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或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实施的对象包括工厂、矿山、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农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物。这里所说的其他公私财物是指上述公私财物以外的,但性质与其相似的,比较重大的公私财物,而不是指上述公私财物以外的一切公私财物。因为只有燃烧这些公私财物,方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如果放火行为侵害的只是某一较小的财物,例如烧几件衣物、一件小家具、小农具等价值不大的公私财物,不构成放火罪。如果行为人放火烧毁自己或家庭所有的房屋或其他财物,足以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也应以放火罪论处。但是,如果行为人放火焚毁自己的房屋或其他财物,确实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构成放火罪。要知道的是放火罪之一种违法行为,其不仅仅危害公共安全,对于他人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严重情况能对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放火罪其危害严重,以及发现需要进行严厉的惩处,保证人民的合法权利不受损失,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放火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包括工厂、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物、牧场、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本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是指引起公私财物燃烧,制造火灾的行为。它可以作为或者不作为方式实施。本罪属于危险犯。但是,如果行为人的放火行为尚未实施完毕,因某种客观原因被及时阻止或者未燃烧的,应当以犯罪未遂论处。本罪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是故意的,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会造成或者足以造成社会危害结果,却仍然实施放火行为。行为人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或财产,一般来说不构成放火罪。但是放火罪在认定上往往要根据焚烧的对象性质及其所处的环境来分析可能或已经造成的结果。如果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或财产的行为已经造成或者可能引起不特定范围内的重大公私财产被烧毁,甚至同时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结果,那么,尽管放火焚烧的对象是自有的私人财产,也要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罪。同理,如果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或财产的行为不足以产生不特定范围的重大公私财物被焚毁,也不足以造成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后果,那么,行为人放火焚烧自己房屋或财产的行为就没有危及公共安全,也就不构成放火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286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