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 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省、市、区(县)三级财政对参保人员按所选缴费档次给予补贴:对选择100元、200元缴费档次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300元缴费档次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40元、对选择400元及以上缴费档次的,每提高一个档次,补贴标准在上一档次基础上增加5元,最高补贴不超过80元。重度残疾人(一、二级残疾人)参保缴费由财政给予100元补贴;中度残疾人(三级残疾人)参保缴费由财政给予50元补贴;轻度残疾人(四级残疾人)参保由所在区(县)给予适当补贴。多重残疾在三级以下(含三级),经批准可高一级。
新农保个人缴费设为每年100至500元5个档次;城镇居民个人缴费设为每年100至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一年一定,参保人凭社会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证件)在指定的金融机构按年缴费。
国务院日前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缴费标准分10个档次。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元、1000元10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务院日前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缴费标准分10个档次。《指导意见》指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元、1000元10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指导意见》规定,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成。个人缴费。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人民政府应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城镇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指导意见》还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指导意见》指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城镇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定具体办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指导意见》规定,参保范围限定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指导意见》进一步规定,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限定为年满60周岁、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6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309人已浏览
8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