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赡养老人的协议无效。由于我国法律规定,赡养老人是赡养人的义务。赡养人不仅包括老年子女,还包括依法承担赡养义务的其他人。我国法律还规定,公民...
口头协议如果没有充分证据的话,很难具有法律效力。子女对父母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如果你们对赡养及遗产有所约定的话,建议形成书面的协议,最好进行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自愿达成的协议当然有效,即使没有协议,赡养老人也是法定的责任,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个方面: 1、经济上供养有扶养能力的成年子女在父母无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最低生活需要时,要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赡养费用。如果子女和父母共同居住,子女应当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必要条件。对于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子女应当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 2、生活上照料生活上照料是指帮助年迈体衰的父母,半个月看望一次老人算尽赡养义务。
简单的说,您的馈赠与赡养协议属于附条件的。既然她不履行“和其他子女一样尽到赡养父母义务,我将房产一处赠给她”的义务,视为赠给她房产的条件——与其他子女一样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未成就,那么,应认定该馈赠赡养协议未生效。你可以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认定该协议未生效。 然后,提起行政诉讼,有关部门以未生效的协议办理的房产证肯定是无效的,法院应予撤销。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所以只要是对赡养老人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协议都是有效的。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明确的规定: 第十三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7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964人已浏览
2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