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首先要准备好离婚诉状。在离婚诉状中要写清楚原告、被告、性别、地址等个人信息,其次要写明起诉离婚的诉求,另外还要写明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离...
委托代理合同纠纷起诉,法院立案庭都有免费领取的“授权委托书”,要一张填上就行了。 立案时没有填写委托书,开庭时法官也会给你一张空白委托书,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首先要准备好离婚诉状。在离婚诉状中要写清楚原告、被告、性别、地址等个人信息,其次要写明起诉离婚的诉求,另外还要写明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离婚的原因、证据等,最好准备打印版的离婚诉状。 2、到法院起诉,办理立案手续。起诉离婚需要起诉者携带离婚诉状、结婚证、身份证、孩子的出生证明、财产证明等到居住地的基层法院起诉,办理立案手续。 3、到住所地所在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起诉,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建议材料准备两份,用的时候省事一些。 4、立案审查,缴费等通知。提交相关的材料后,经法院工作人员审理后,缴纳一定的费用,将缴费票据和相关材料提交给立案庭,等待法院通知。 5、安排开庭。法院会根据案子的申请立案和法院的事项安排,安排离婚案件的开庭时间,到时候会将离婚诉讼的相关材料(离婚诉状副本、证据等)送达给被告,同时也会通知原告领取开庭传票。 6、离婚调解。调解是民事案件必须的程序,如果调解离婚成功,就不需开庭审理了,如果调解不成功就必须开庭审理了。 7、开庭判决。若被告不同意离婚,法院第一次审理一般不会判离婚,原告可以在判决六个月后再次起诉离婚。
1、上法院打“官司”之前,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准备好诉讼证据;对多数的当事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诉讼,并没有收集、整理证据的意识。法院审理任何案件都是以“证据”为中心,没有证据,是很难打赢官司的,因此,在起诉之前收集相关证据是非常重要的。 (2)注意保护好家庭财产;当一方起诉后,另一方往往就会闻风而动,转移家庭的共同财产。因此,咋起诉前,先不要打草惊蛇,将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诉讼保全的措施。 2、不要紧张,收集相关证据,为开庭做准备。 很多当事人在接到法院传票时,往往非常紧张。特别在看到被告“歪曲事实”的答辩状后,即紧张,又气愤,又担心法院会听信被告一方之言。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法院一般只是在开庭时,才会认真听取被告的意见,对于被告的诉状内容,也只是一看了之,不会轻信。 3、开庭时,要准备好诉讼材料,不要紧张,从容地应对庭审。 该带的诉讼材料,如身份证、答辩状、证据原件一定要带齐。作为原告,在陈述时,应尽量把夫妻感情破裂的表现以及事实陈述清楚,并配有相关例证。作为被告,应尽量围绕夫妻感情尚可、不到分手地步为中心,摆事实,讲道理。 原告在起诉离婚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提交对方的身份证的,我们需要准备一份清晰的民事诉讼状、结婚证、夫妻之间的共同财产证明这些基本的材料。起诉离婚之前,最好是自己先了解一下我国婚姻法当中对离婚官司的相关规定,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从容不迫的去应对庭审的,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律师身上。
1、原告起诉阶段 (1)咨询、聘请律师,或者自己查询法律; (2)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3)法院对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受理的告诉不予受理的理由。 2、被告答辩阶段 (1)法院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当然被告可以不答辩,被告需要延长答辩期的向法院申请。被告和原告的权利可以看法院送达的告知书。对于调解无效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涉及到离婚与否以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判决。凡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不得重新起诉离婚,被告则不受上述期间的限制。实践中,因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而又没有法定判决离婚的情形时,原告往往需要等待6个月提起第二次的离婚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0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454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