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到执行庭提交生效的判决书、强制执行申请书以及个人身份证明材料,若程序上操作不太了解,如需帮助,可致电详谈。...
第229条第1款规定: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其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何执行管制刑罚可由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得知:“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已经出台,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民事判决、裁定和刑事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法官移送执行员执行。 法院在受理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 如果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执行员在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后,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执行员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以及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单据等措施。
根据第229条第1款规定,在强制执行时,如果被执行人是公民,执行人员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其成年家属到场。如果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执行人员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如果事先不通知,则不能执行。但是,如果通知后到场的人拒不到场,也不会影响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4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根据第254条第3款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根据第254条第4款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人已浏览
20人已浏览
15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