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规定,信用卡欠款低于1万元,不会作为刑事案件处理,也就是不会被坐牢,但是会作为民事案件处理,也就是银行会起诉到,由法院判决强制要求还款,...
信用卡欠款不还,如果被判定为【恶意透支】,且数额较大的,可以立案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恶意透支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该罪的起刑点没有制定,但依据参考诈骗罪的起刑点应当为5000元,所以你哥哥欠了7000多如果银行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立案的。1、你哥哥还手机号码不是不还信用卡账单的理由;2、你哥哥是成年人,他的债务应当由其个人财产进行清偿,不需要有你母亲偿还;3、如果在银行报案之前将钱还了应当就不会被处以刑罚,一旦被处以刑罚肯定会入档案的;4、只要把钱还了就能解决问题了。《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透支是指在银行设立账户的客户在账户上已无资金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经过银行批准,允许客户以超过其账上资金的额度支用款项的行为。透支实质上是银行借钱给客户。所谓恶意透支,根据《刑法》第196条第二款的信用卡诈骗罪规定,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的差异。两者在客观上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善意透支的行为人主观上有先用后还的意图,届时归还透支款和利息,而恶意透支的行为人透支是为了将透支款占为己有,根本不想偿还或者也没有能力偿还,在行为上采取潜逃的方式躲避债务。依照《刑法》的规定,行为人除了实施上述四种行为之一以外,还必须具备数额较大的要件。如果数额不大,即使有上述行为,也属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至于什么是“数额较大”,目前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但根据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是指5000元以上。信用卡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起点可以参照此规定以5000元为宜。
1、法律规定支持的利息,未还的最高支持月息2分,已经还的最高支持3分。按你的情况,以7000本金计算,没还的月息140,已经还的月息支持210。 2、建议你,根据合同约定的偿还期数,在法律支持的利息范围内偿还。 3、根据经验,你没有偿还,有被起诉的可能,更令人头痛的是,你会被侵权方式骚扰,催收还款。 4、如果对方真正到法院起诉你,对于你来说不一定是坏事。积极应诉,法律支持的利息不一定比催收的高。 5、最后,分期、民间借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也不会坐牢。就算起诉也是民事还款责任。
是否使用信用卡逾期不还都会构成犯罪呢怎样的情况下会构成犯罪呢我国刑法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情形之一,但并非使用信用卡逾期不还款不一定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恶意透支达到一定数额,就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且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比平常人们对信用卡的理解更宽泛,不仅包括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还包括没有透支功能的借记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就可以构成信用卡诈骗犯罪。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并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因此,使用信用卡时要注意,不要触碰法律的底线。相关知识: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了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几种情形:(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3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