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流窜作案等重大犯罪嫌疑人,可延长至30日,检察院应在7日内做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拘留后至逮捕最长期限37天。...
一、侦查阶段,逮捕之后最多羁押7个月: 1、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下逮捕证和判刑没有必然的关系。逮捕证只是公安机关对嫌疑人的一项措施。判决是法院通过证据分析整个案件。此期间还包括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程序。这里的时间长短不同。《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必须在逮捕后24小时内对决定逮捕的人进行讯问。发现不应逮捕时,必须立即释放,并出具释放证明。如果犯罪行为没有发生或者被逮捕的人不构成犯罪;虽然有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轻微,不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犯罪行为虽然是被逮捕人所为,但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方法足以防止社会危害,因此没有必要逮捕,等等。检察院逮捕后,公安机关的侦查期限至少为两个月,期限可以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延长。移送检察院起诉后,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公诉,并根据案件的证据和复杂程度决定延长或退回补充侦查。法院一般应在三个月内审结一审案件,但可根据案件决定延长。总之,要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如果符合条件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应当对盗窃物品进行物价鉴定,根据鉴定价值进行定罪量刑: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为起点。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445人已浏览
1,3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