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他是通过警方强制才给你赔的话,他驾照会被吊销不得重考,如果他自己来赔你,又有关系的话,只是被罚罚款吧...
属于民事范畴,民不告,官不究,而且双方已达成谅解,不属于逃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有保险的话,一般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付,交强险的最高赔付金额是12.2万,但不同伤残情况下赔付的最高额不一样。另外,不同的保险,赔偿的范围会有所不同,因此保险赔付会和保险险种有关系。保险公司应当在限额内先承担责任,之后不够的才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来承担责任。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对交警的责任认定书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一些法院还受理对此不服的行政诉讼。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以后,交警的事故认定书只是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在法院的民事赔偿诉讼中,交警的认定书只是比较重要的证据,已经不再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当然依据。法院根据当事人各方举证证明的事实,完全可能依据不同的责任分担比例作出判决。
为你介绍肇事逃逸罪认定,希望对你有帮助!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你直接报警就行,交警会处理,如果有后续问题,建议来电咨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