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应当服从监督,向考察机关及时报告自身情况,未经允许不得离开居住地。《刑法》 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
1、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应当服从监督,向考察机关及时报告自身情况,未经允许不得离开居住地。 2、《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三种: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三、被判死刑的缓刑考验期:两年。《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三)公务员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和行政拘留期间,未被开除的,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期满后的工资待遇,根据所受处分相应确定。 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处分决定机关尚未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从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消原工资待遇。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⒈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 ⒉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9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