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帮助恐怖活动罪的构成条件包括: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客体是公共安全秩序; (3)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帮助恐怖活动罪需要以下要素: 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犯罪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帮助恐怖活动罪判处有一下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一的规定,帮助恐怖活动罪指以物质资助从事恐怖活动的组织或个人,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或者为上述人员、活动招募、运送人员的行为。 1、主体: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成立此罪。 2、行为: (1)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 (2)资助恐怖活动培训; (3)为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 3、主观:故意,明知自己帮助的是从事恐怖活动的组织或者个人,而仍然希望或者放任有利于后期恐怖活动顺利进行的局面出现。“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模式,将本属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罪的帮助犯独立规定为犯罪,对其不再适用《刑法》第27条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规定。
符合逮捕条件的监视居住【监视居住作为逮捕的替代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逮捕条件【前提条件】,具有5种法定情形之一的,可以监视居住:(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是指患有严重疾病,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才可以监视居住;(2)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指自己养育的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人;(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关于帮助恐怖活动罪司法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决定着特殊累犯的成立和洗钱罪的犯罪构成,关涉级别关系、律师会见、证人保护、技术侦查、违法所得没收等刑事程序的运行以及反洗钱措施的启动,最终影响反恐怖工作目标的实现。在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过程中,既要以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为基础,也要结合反恐法律的规定;区分恐怖活动犯罪的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489人已浏览
227人已浏览
5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